華佗金銀質針灸針 二金四銀
【包裝】:每盒二金四銀
該針灸針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采用獨特工藝,精工細作而成。
可供專業醫生臨床使用,又是饋贈佳品,極具收藏價值。
其中金針含金量為75%,銀針含銀量85%。
華佗 金銀質針灸針 主要特征:
1、金質針炙針為純銀繞柄,針身為18K真金
2、銀質針炙針為純銀繞柄,針身為85%含銀量
華佗 金銀質針灸針 【規格】:
Φ0.35 X 25mm(銀)
Φ0.35 X 40mm(金)
Φ0.35 X 50mm(銀)
華佗金銀質針灸針二金四-產品描述
-
一般的針灸針由針體、針尖和針柄組成,針體的前端為針尖,后端設針柄,針體跟針尖都是光滑的,而針柄是有螺紋的,這是為了使用時可以提捻旋。
-
現在臨床上一般并不使用銀針,一般都是使用不銹鋼針。對于針灸來說,銀針其實不如不銹鋼針,這主要是因為銀針太軟,而且容易斷,容易造成醫療事故,另外銀針的成本也高。現在還有一種象是金針,是金黃色的,其實還是不銹鋼針,只不過外面鍍了一層黃色的東西。
-
針灸針最早的雛形是針石。針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辭中就像一個人手持尖銳器具,治療病人腹病疾病。殷商至西周針刺治療,或者用的是砭石,隋代醫家全元起認為:“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來未能鑄鐵,故用石為針,故命之針石。”近年出土的殷周隨葬品中,有一種柄部雕作動物形態的玉制彎錐器,器形精美,據有關專家認為當是奴隸主專用的砭石針。如殷墟出土的原名“玉虎”,全長6厘米,虎作匍伏狀,嘴下有穿孔,尾為錐體,錐角約40°。殷墟西區出土的一件原名“玉魚”,近魚口處穿孔,魚身有鰭紋,魚尾之外附加一鳥嘴形彎錐,錐角約45°等等。這些隨葬品形小巧,針身細長而鋒利,不可能是兵器、飾物或生產工具,當是為奴隸主制作的精美醫療工具--針石。考古工作者1985年10月在廣西武鳴縣馬義鄉一處西周墓葬群中發掘出土青銅針兩枚。據鑒定,確認為西周時期的針灸針。
華佗金銀質針灸針 金銀質針灸針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