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帶有低劑量定位CT系統的SPECT行18F-FDG顯像,對肺部腫瘤的良、惡性鑒別診斷及肺外轉移病灶的檢出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在對NSCLC患者的臨床分期上其應用價值有限。 肺腫瘤(Lung.Carcinoma)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數十年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顯增高的趨勢。肺癌的早期診斷是提高治療效果的有效途徑,影像學和痰液脫落細胞學的進展,對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華腫瘤雜志06年12月12期刊登一項研究,使用GE-Millennium VG with Hawkeye成像儀對高分辨CT不能確診的48例可疑肺癌患者進行了18F-FDG符合線路顯像,將顯像結果與術后病理診斷進行比較,評價其對肺部原發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的價值,同時,對24例NSCLC患者術中摘取的74個淋巴結在相應淋巴結區內進行18F-FDG符合線路顯像與病理診斷之間的病灶與病灶對比,評價其對淋巴結轉移診斷的臨床價值。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核醫學科王茜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18F-FDG符合線路顯像顯示,有40例患者出現了肺部異常FDG攝取情況。根據形態及核素攝取特征,18F-FDG符合線路顯像正確檢出惡性病變34例,排除惡性病變6例,出現假陽性6例和假陰性2例,對原發肺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94.4%、50.0%和83.3%;同時,在4例患者中檢出了CT未發現的、發生于腎上腺和骨的肺外轉移.惡性腫瘤對FDG的攝取明顯高于良性腫瘤,且鱗癌高于腺癌。在NSCLC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診斷中,淋巴結區與淋巴結區的對比顯示,18F-FDG符合線路顯像對縱隔淋巴結轉移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57.9%、90.9%和82.4%;而影像診斷與臨床診斷之間的比較顯示,其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61.5%、81.8%和70.8%。 因此可見使用帶有低劑量定位CT系統的SPECT行18F-FDG顯像,對肺部腫瘤的良、惡性鑒別診斷及肺外轉移病灶的檢出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在對NSCLC患者的臨床分期上其應用價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