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生命體征平穩24h后早期介入個體化、程序化的綜合性康復治療與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運動、認知綜合功能的恢復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由于顱腦損傷嚴重,臨床表現通常較重,病死率、致殘率較高。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二月第二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將51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26例)和對照組(25例),進行臨床對照性研究,兩組均常規進行神經外科的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實驗組在急性期患者生命體征平穩24h后即介入運動、營養、認知、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等個體化、程序化的綜合性康復治療與護理,對照組執行神經外科護理常規。運用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評價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綜合功能,比較早期、個體化、程序化的綜合性康復治療與護理與神經外科常規護理的效果。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護理部馬智群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FCA總評分,實驗組出院時為81.81±22.83,對照組為64.06±25.8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出院1個月后及出院3個月后分別為101.15±9.66、106.68±4.03,對照組為85.47±19.76、93.18±18.04,兩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患者人院及出院時FCA分項評分比較,實驗組較對照組運動功能評分提高22.83%;認知功能評分提高45.32%,綜合功能評分提高27.71%;實驗組綜合功能的恢復優于對照組。 因此可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生命體征平穩24h后早期介入個體化、程序化的綜合性康復治療與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運動、認知綜合功能的恢復有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