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WI先心病應早期手術,有利于減少因低氧血癥和壓力、容量負荷過重導致的器官功能二次損傷,從而提高術后生存率。 先天性心臟病是指出生前就已有的心臟病,也就是在母親懷孕期由于心血管發育異常而造成的畸形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心臟病。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二月第二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回顧分析22例低體重先心病手術病兒,出生體重855~2 500g,平均(2 168.41±416.16)g;孕26.57~40.43周,平均(36.23±3.00)周。手術年齡1~86d,平均(28.90±25.14)d,手術時體重1 790~3000 g,平均(2465.95±319.17)g。8例為非體外循環手術,14例為體外循環手術,常規改良超濾。總結低出生體重兒(LBWI)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手術的圍術期管理體會,分析其預后的危險因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朱麗敏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5例病嬰術畢延遲關胸。術后呼吸機支持,聯合用藥改善心功能。術后呼吸機使用5~1 080h;重癥監護室滯留1~56 d;總住院12~85d。術后并發低心排出量綜合征(LCOS)12例,肺部感染4例,肺動脈高壓危象1例,房性早搏1例,左膈運動障礙1例。術后住院死亡3例,病死率13.64%,死因均為嚴重低心排出量綜合征(LCOS)。單變量危險度分析顯示,早產、低出生體重、導管依賴型先心病、復雜畸形和深低溫信循環是發生LCOS或死亡的危險因素。 因此可見LBWI先心病應早期手術,有利于減少因低氧血癥和壓力、容量負荷過重導致的器官功能二次損傷,從而提高術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