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那些飽受慢性精神疾病困擾的患者較那些擔心很少者更容易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這就是研究人員的結論,他們發現許多在長期精神疾病測試中得分較高的人群,比最悠閑的人群發生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可能高40%。 根據Rush大學醫學中心Robert Wilson博士的兩項研究衰老和大腦的前瞻性研究資料的分析,隨訪12年,檢測慢性應激每增加一個點則發生輕度認知功能損害增加大約2%。 另一方面,抑郁癥--雖然已知能預測認知功能障礙及老年癡呆―在該研究中僅"體驗負面情緒長期趨勢的替代," Wilson博士及其同事在Neurology 6月第12期上報道。 輕度認知損傷--視為全面爆發性癡呆的一個過渡性步驟―提示輕度記憶或認知問題,但無明顯殘疾。研究者說。 "這些調查結果表明,應激的長期經歷會影響主導應激反應的大腦區域,"Wilson博士說. "不幸的是,這部分大腦還負責調節記憶功能。" 收集Religious Orders研究和匆忙記憶與衰老項目兩項縱向隊列研究結果,基線時志愿者(平均年齡76.8歲)無癡呆或輕度認知功能損害。 他們還完成了多項基準測試,其中包括迷你精神狀態檢查,中心流行病學研究抑郁量表和五點量表,作為檢測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方法。他們也進行每年的臨床測試。 對于NEO測試,志愿者發表他們的聲明如下:"我不是一個勇士";"我常常感到緊張和恐慌";"我經常在人們對待我的方式上發火"。分數范圍從0到44,評分較高提示較高水平的慢性應激程度較高。 Wilson博士及其同事說, 底線是一個應激評分較高為24的人可能出現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可能較評分低于8者高42%。 "人與人之間在如何體驗和處理消極情緒和心理困擾方面存在差別,在人們對于保持整個成年生活相同的反應方式也存在差別,"Wilson博士說。 鑒于該情況以及其他考慮,研究人員說,應激評分較高不可能僅僅是一個漸進性疾病的征象。他們說,實際上很可能是一個危險因素--雖然應激究竟如何增加風險仍然不得而知。 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男性中應激與損害危險的關系高于女性,盡管發生應激的可能在性別間不存在差異。/**/